我国法律并没有对实习期单位是否会增加工资做出具体规定。实习期工资的增加与否取决于实习协议的约定。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实习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报酬标准以及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确定顶岗实习报酬。原则上,顶岗实习报酬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同时,实习单位应按照实习协议的约定,及时、足额地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学生。
一般来说,实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并不严格符合法律上的实习定义。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实习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单位进行专业训练。例如,《专利代理条例》规定,初次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实习满一年后,专利代理机构方可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在这种情况下,实习人员必须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目的是通过工作增强从事专业工作的熟练度,以便将来能够独立从事该职业。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律师、医师等。
第二种情况是实习人员出于教学需要在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这种实习的特点是用人单位与实习人员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由于实习人员与其他机构有关系而无法建立劳动关系。以大学生的毕业实习为例,实习的大学生与学校有着高等教育的关系,个人履历文件也保存在学校,单位无法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这种实习的目的并非专业训练,而是为了接触社会,实践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明确指出这种实习的目的是教学,例如《铁路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细则试行》中提到:“本细则所称实习是指教学计划规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临床实习医科院校、教学实习师范院校、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单位解除实习合同需满足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劳动纪律、失职营私舞弊等条件,并需提前通知劳动者。劳动者解除实习合同需提前通知单位,但在特定情况下如试用期内、单位违法等,可随时通知解除。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通过裁员解除实习合同
实习期员工被辞退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实习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违法。文章列举了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如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重大失职等。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在试
实习期和试用期在劳动合同中的不同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被视为就业,因此实习期没有确定的限制时长。而试用期必须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来确定试用期的长短,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实习期是指在校学
一位实习生在试用期内因为觉得工作没有成就感而提出辞职的情况。作者表达了在这段实习期间的一些感受和经历,包括学到的东西、与同事的相处以及思考后的决定。同时,文章还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一些规定,说明了试用期双方双向选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