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是不能随意调动劳动者的岗位的。劳动合同订立阶段,劳资双方处于一种谈判状态,地位平等,双方协商确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一经确定即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因此,用人单位调动劳动者岗位时,必须以协商一致为原则,并具备充分的合理性。
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劳动报酬条款是重要条款,对于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在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中约定“变薪变岗制度”,明确员工岗位、薪资与公司经营状况、员工的业绩考核相关。
如果公司在劳动合同或其他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员工的岗位、薪资与公司经营状况、员工的业绩考核相关,那么当公司经营状况下降或员工业绩考核不达标时,公司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或其他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劳动者实行相应的调岗降薪。然而,如果公司没有明文规定,无理由对员工实行调岗降薪,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足额支付工资。
劳动者在面对调岗降薪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劳动者首先可与人资部门沟通,了解此次调岗降薪的具体原因,核对是否符合当时签订的合同,是否有违背的地方,比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薪资等。劳动者也应了解企业的流程,是否提前通知员工,以便做好现在工作的交接,逐步确定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如果用人单位想通过调岗降薪的方式达到让劳动者自动离职的目的,劳动者更应当谨慎。因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发生变化,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协商不成,劳动者也不能单方辞职。
如果用人单位在未经劳动者协商的情况下,单方作出调岗降薪决定,劳动者可以实名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查处单位违法行为。
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住所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者应当在单位继续工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查明单位没有与劳动者协商的情况下,一般会支持劳动者的请求,即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劳动者需要理性应对用人单位的单方调岗降薪行为,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因此,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如果调动劳动者的岗位和薪酬,需要经过劳资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随意对劳动者进行调岗调薪。
张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张某在公司工作期间遭遇调岗降薪问题,并面临公司解除合同的争议。庭审实录中,双方就张某是否自动离职、是否应按照工程师的工资标准补足工资差额、保险缴纳及加班工资等问题展开辩论。张某及其律师提出了相应的反驳意见。
关于调岗的法律解析,详细说明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调岗的情形以及用人单位法定单方对劳动者调岗的情形。在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用人单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调岗。此外,对于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调岗,这些情况
劳动者在被单位单方面调岗降薪时,有权拒绝。如果单位因此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单方调岗降薪是违法的。如果公司需要调整工作岗位和工作报酬,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公司单方变更劳动合同,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