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当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个人情况进行变更,而此变更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时,劳动者有权请求撤销用人单位的变更行为。
如果劳动者自身存在过错,用人单位依据内部合法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劳动者进行工资待遇的降低处罚,并进行变更,只要处理程序合法,劳动者请求撤销变更行为的主张将不会得到支持。
当用人单位进行调岗、调职或调薪时,劳动者应该判断该行为是否合法。如果判断结果显示该行为不合法,劳动者可以根据此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仍希望按照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但用人单位既不安排劳动者从事原工作,也不按照原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相应报酬,从而导致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将被视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调岗、调职或调薪没有提出异议,或者虽然提出异议但没有证据证明,通过实际履行默示同意了合同约定的变更,将被视为双方对变更达成了一致。
劳动者应当妥善保存与用人单位调岗、调职或调薪有关的证据。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对调岗、调职或调薪的实体和程序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法》关于岗位变更的法律依据。当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调整工作岗位。如协商无果,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对于调岗时的薪酬调整,需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不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公司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的法律程序。公司需确认调薪内容并遵循法定程序,以书面形式发出变更合同意向,与员工达成一致并取得书面确认,最后提供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员工若认为调岗调薪不合理,可准备相关材料并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工作内容,因此需要通过改变劳动合同的方式进行。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企业与员工观点上的分歧导致了实践大量调岗调薪争议的发生,目前司法裁判机关对此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