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地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需要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各执一份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因此,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特别规定,调整岗位作为合同变更的重要内容,必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1. 双方协商一致;2. 采取书面形式。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经过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员工有权拒绝,并要求按原约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过合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因此,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可根据需要对员工岗位进行调整”,应当理解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劳动合同条款具有拘束力,双方都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然而,合同约定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进行单方调岗。在操作岗位调整时,企业仍然需要遵守以下规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该条款间接规定了在员工不胜任现有岗位的前提下,企业有单方调岗的权利。
然而,企业在操作不胜任调岗时仍需遵守以下要求:
由于调岗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例如薪酬标准,因此往往会受到员工的抵制。在员工明确表示拒绝且态度强硬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可以以“旷工”之名对员工进行纪律处分或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随意认定员工为旷工或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理,例如进一步沟通协商,寻求双方的妥协,或者通过劳动争议解决机构进行调解。
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时,企业是否有权调岗及相关约束和原则。企业虽有单方调岗权利,但需遵守证据充分、岗位合理适应等约束,并遵循劳动合同变更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调岗包括薪酬变动,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并书面确定新的岗位和报酬标准。
《劳动合同法》对于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调岗调薪需与员工协商一致,除非员工患病或非因公受伤等特殊情况。调岗必须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并需明确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需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员工不必服从用人单位任意的调岗要
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赵某被公司违法调岗后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公司支付赵某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劳动者离岗未归的主观意愿、未履行手续或未经批准以及超过规定时限的认定。同时,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审查其合法性,包括规章制度合法性、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合规性。在处理劳动纠纷时,既要保护劳动者权益,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