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派遣协议成立的民事合同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私法自治的原则,并在合同中自行协商确定。
尽管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派遣协议中可以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但这些约定只对双方有效,对于被派遣劳动者并不生效。被派遣劳动者仍然可以基于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分别形成的法律关系主张自己的权利。即使在派遣协议中约定“工伤事故用工单位概不负责”,该约定对劳动者也不生效。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仍然有权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为了防范类似的用工风险,用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处理与服务外包公司的关系时,用工单位应持谨慎态度,尽量与具备劳务派遣资质的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由于法律对劳动服务外包的界定模糊不清,其法律特征无法明确辨识,因此只要客观行为更类似于劳务派遣,法院通常会认定为劳务派遣关系。然而,一些服务外包公司并没有劳务派遣资质,这给用工单位带来了被法院认定与劳动者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的风险。
建立和完善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或服务外包单位之间的责任分担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法院认定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或服务外包单位需要对劳动者承担连带责任,事先约定的责任分担约定可以为事后的责任分担提供依据。不论劳动者向用工单位还是向劳务派遣单位或服务外包单位主张权利,一方承担责任后可以依据约定向另一方追偿超过自己应承担责任的部分。
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人事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定义和区别。人事外包是组织外部寻找资源完成内部工作,包括人事代理和劳务派遣两种形式。人事代理中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而劳务派遣中中介机构成为员工法定雇主。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签订合同,并由实际用工单位支付劳务报
建筑企业的劳动关系认可及法院的态度。劳动部规定建筑企业将工程发包给无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时,发包方需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章,认定发包方与实际施工人使用人员存在劳动关系。然而,这一规定存在一些问题,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态度暧昧不明
因离婚导致的交通事故中,肇事车主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车主需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多项费用。如受害人因伤致残或死亡,车主还需赔偿相应的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等其他费用。
关于工伤申报的相关规定和派遣单位在其中的责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派遣单位需为员工申报工伤,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国家工伤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以及工伤保险责任和用工主体责任的区别。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