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裁员时,员工是否需要办理失业证呢?失业证的作用是什么呢?根据相关规定,失业后需要办理失业登记。对于那些非主动失业的员工,比如在公司交满一年以上失业保险的员工,可以让公司帮助他们申请领取失业救济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需要符合以下程序:
裁员人数需达到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才能启动裁员程序。少于该人数的情况下,应当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处理。
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注意,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裁减人员方案需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并没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才可进行裁员,只要履行报告程序即可。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在裁员时不得裁减以下人员:
如果劳动者在离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疑似职业病病人,不能被裁减。
对于在本单位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不能被裁减。
对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不能被裁减。
对于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不能被裁减。
对于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劳动者,不能被裁减。
如果用人单位擅自裁减上述人员,将面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处理方式,包括用人单位不续签和劳动者不续签两种情况,以及辞退员工的处理方法和劳动合同不续签的举证责任。对于口头辞退的情况,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书面通知并保留交接通知和清单的证据。在劳动合同终止时,除非用人单位
口头辞退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及时效。劳动者在被口头辞退后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裁员程序、劳动合同续订的程序以及如何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可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员,裁员时需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前说明情况,并遵循一系列程序。劳动合同续订需提前发出通知书,协商签订新合同或延续协议书,并
员工被开除后工龄的计算问题以及可以辞退员工的几种情况。对于被开除的员工,开除期间的工作时间不计入工龄。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包括试用期表现不佳、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违法兼职、欺诈订立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和劳动合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