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在一个月内向劳动部门申报工伤。如果单位没有申报,员工或其家属可以在一年内自行申报。
经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评定伤残等级。如果劳动部门认定不属于工伤,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根据伤残等级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申请人可以向社保部门申请赔偿。如果单位没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职工发生工伤后,首先需要申请工伤认定。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或医疗终结期满后,如果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应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初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人应在工伤伤情稳定或医疗终结期满三十日内向本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人需要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并提供身份证、工伤认定决定书、职工工伤医疗相关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如果申请人不满意初次鉴定结论,可以申请复查鉴定或直接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工作人员在收到申请人的资料后,首先进行初审,核查资料是否完整有效,以及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鉴定的条件。如果资料不完整,工作人员会及时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资料。如果资料完整且在申请时效内,工作人员确认申请人的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劳动功能障碍或生活自理障碍,会开具介绍信和发出《伤残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并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鉴定。
本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受理申请后的60天内,将申请提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评残日期和评残地点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电话通知成员和申请人参加评残。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评残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医学鉴定,并作出书面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需要,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天。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处理方式,包括用人单位不续签和劳动者不续签两种情况,以及辞退员工的处理方法和劳动合同不续签的举证责任。对于口头辞退的情况,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书面通知并保留交接通知和清单的证据。在劳动合同终止时,除非用人单位
口头辞退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及时效。劳动者在被口头辞退后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裁员程序、劳动合同续订的程序以及如何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可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员,裁员时需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前说明情况,并遵循一系列程序。劳动合同续订需提前发出通知书,协商签订新合同或延续协议书,并
员工被开除后工龄的计算问题以及可以辞退员工的几种情况。对于被开除的员工,开除期间的工作时间不计入工龄。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包括试用期表现不佳、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违法兼职、欺诈订立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和劳动合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