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65条的规定,对于因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履行的合同,可以由企业签订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来管辖。基于此规定,对于我国公民与国(境)外企业签订的劳动(工作)合同,如果劳动(工作)合同的履行在我国领域内,那么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依照我国《企业条例》第2条第4款的规定,由劳动(工作)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受理。
涉外劳动争议的分类
根据劳动者工作地点的不同,可以将涉外劳动争议分为两类:劳动者在我国境内提供劳动服务的涉外劳动争议和劳动者在我国境外提供劳动服务的涉外劳动争议。
劳动者在我国境内提供劳动服务的情况具体包括:
(1) 外国人直接受雇于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即劳资双方均非中国公民或中国企业,而劳动者提供劳动服务的地点是在中国境内;
(2) 外国人受雇于外国企业后被派往其在中国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劳动者在我国境外提供劳动服务的涉外劳动争议的情况包括:
(1) 外国人受雇于中国企业并被派往境外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工作;
(2) 中国人受雇于中国企业后,被派往境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工作;
(3) 中国人在国外直接被境外的外国企业雇用;
(4) 中国人被中国企业雇用后被派往境外为外方提供劳动服务。以上各类争议应当适用我国关于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来解决。
劳动合同与聘书的关系。劳动合同包括多种条款并需双方协商一致,而聘书内容相对简洁,仅为单方行为,不能替代劳动合同。聘书的作用是连接人才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与协作,增强应聘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表示用人单位的郑重对待、信任和守约。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委托律师处理的,无论仲裁结果怎样,律师费用都是由委托人出的,谁委托律师的,谁出律师费。指劳动仲裁委员会件受理的自己无管辖权的或不便于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移送有权或便于审理此案的劳动委员会。指两个劳动仲裁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四)》已于2012年12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
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