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管辖是根据行政区域确定劳动仲裁管辖范围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根据劳动争议发生地的行政区域确定管辖范围,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17条规定:“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设区的市的仲裁委员会和市辖区的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劳动争议由某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例如,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由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18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处理。”
专属管辖是指法律法规规定某类劳动争议只能由特定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例如,境外履行的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只能由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管辖。另外,一些地方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由设区的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的分工和权限。一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区(县)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区内普通劳动争议。
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外商投资企业或本市重大劳动争议。
移送管辖是指劳动仲裁委员会将自己无管辖权或不便于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移送给有权或便于审理的劳动委员会。例如,根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的规定,区(县)级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报送上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
指定管辖是指两个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的管辖发生争议时,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向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上级部门指定管辖。
根据江苏省的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范围包括以下情况: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以下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各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区行政区域内除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以外的案件,包括:
各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县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高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开发区注册经营的各类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开发区注册经营的各类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根据《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劳动仲裁案件研讨会纪要〉的通知》第十一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双方劳动争议的管辖问题在本省境内发生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如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劳动合同履行地依法设有分支机构(如分公司或办事处等)的,按照方便当事人行使诉权的原则,当事人有权选择向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或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合同履行地可以是工资报酬支付地或实际工作岗位地等。”
劳动合同与聘书的关系。劳动合同包括多种条款并需双方协商一致,而聘书内容相对简洁,仅为单方行为,不能替代劳动合同。聘书的作用是连接人才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与协作,增强应聘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表示用人单位的郑重对待、信任和守约。
不属于专属管辖,如果合同约定经济仲裁,应该适用。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辖属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经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
投诉企业有违背《劳动法》做法的地方很多,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各个区县局里都有劳动监察处可以进行投诉,同时,如果双方有争议,也有相应的仲裁庭进行裁决。关于劳动争议的仲裁,是专门有条令规定的。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共
劳动仲裁管辖争议是劳动争议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又称地区管辖,以行政区域作为确定劳动仲裁管辖范围的标准。指劳动仲裁委员会件受理的自己无管辖权的或不便于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移送有权或便于审理此案的劳动委员会。指两个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的管辖发生争议,由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