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终止劳动关系无法达成一致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来解决。劳动者应当书面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后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作出决定后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当说明理由。
劳动争议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五日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出缺席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先行调解,通过查明事实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庭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可以经批准延长期限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处理办法。对于特定类型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如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争议,劳动者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其他类型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也可在相同时间内提起诉讼,若未提起诉讼,则裁决书生效。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
竞业限制仲裁的管辖问题以及竞业限制的相关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动争议,当事人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竞业限制适用于了解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范围不能任意扩大,必须存在竞争关系且商业秘密范
劳动法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此外,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