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并自愿选择调解的,应及时提出申请。调解委员会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对申请书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和范围。若经审查决定受理,应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若对方当事人愿意调解,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有关调解的地点和要求。若对方当事人不愿调解,应记录并在三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对于不予受理的情况,应向申请人说明理由。调解委员会应在接到《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后的四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对于调解委员会无法决定是否受理的案件,由调解委员会主任决定是否受理。
对于决定受理的案件,调解委员会应及时指派调解员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调查过程应当作成笔录,并由调查人签名或盖章。调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查清案件的基本事实,包括双方发生争议的原因、经过、焦点以及相关人员和情况。②掌握与争议问题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明确双方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拟定调解方案和调解意见。
对于较复杂的案件,调解委员会主任应主持召开调解会议,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参加。若发生争议的职工一方超过三人,并且有共同申诉理由,应推举代表参加调解活动。有关单位和个人也可以参加调解会议,以协助调解。对于简单的争议,调解委员会可指定一至二名调解委员进行调解。
若达成调解协议,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协议书应详细写明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单位、法定代表人)、职务、争议事项、调解结果以及其他应说明的事项。协议书应由调解委员会主任(简单争议由调解委员)和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调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分别交给争议双方当事人和调解委员会。若调解不成,应记录并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调解意见书应详细写明当事人的姓名(单位、法定代表人)、年龄、性别、职务、争议的事实,调解不成的原因以及调解委员会的意见。调解意见书应由调解委员会主任签名、盖章,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调解意见书一式三份,及时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我国关于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劳动争议案件中,包括因竞业限制引发的纠纷应遵循仲裁前置原则,当事人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涉及商业秘密侵权,可直接起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准备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调解程序。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无果则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用人单位和工会代表组成,协议达成后当
工伤调解并不是谁都可以的,工伤调解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