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事仲裁中,当事人一方如不满意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裁决。法院对此有以下具体做法:
法院对仲裁裁决只是从程序上进行处理,可以撤销或驳回,但不对裁决涉及的实体问题进行判决。
根据最高法院对劳动部的答复文件,法院对劳动仲裁裁决无权进行评论,不能撤销或驳回,只能对劳动仲裁涉及的实体问题进行判决。
劳动仲裁是劳动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当事人没有选择的权利。立法者意图是劳动仲裁只是解决劳动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法院来处理。
除了法院审理的事项必须受劳动仲裁裁决事项范围限制外,法院对劳动纠纷作出的判决结果可以不受劳动仲裁的影响。劳动仲裁裁决和劳动纠纷判决可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产物。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法官完全可以独立作出判决,对仲裁结果置之不理。
田小娟杨如意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调解程序包括听取双方陈述、疏导和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如未履行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若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冯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案例。冯某与该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达成了一致协议,但之后冯某提出公司拖欠经济补偿。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支持了冯某的请求。文章解析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并提醒用人单位在协议中注明经济补偿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