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2. 申请劳动仲裁
3. 请求支付经济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下途径解决争议:
1. 申请调解
2. 申请仲裁
3. 提起诉讼
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之一包括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果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单位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工资即包括工资以月薪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的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该意见旨在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特别是解决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拖欠工资问题。意见强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总责,要求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和
公司解散后农民工工资的清偿时间及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分析了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原因,包括农民工维权意识不强、法律执行力度不够、资金回笼困难以及层层转包问题等。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需要加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执行力度,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管,并禁止层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包括病假、年休假及相关福利待遇。不同工作年限的公务员享受不同天数的年休假,假期需在同一年内使用,可集中或分段安排。公务员在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也有明确规定,病休期间超过六个月的时间不计入连续工龄。不享受年休假待遇的情况包括考核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