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拖欠劳动报酬是没有利息的。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拖欠工资,可以向对方索要经济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为拖欠工资的50%。但是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劳动部门下达支付工资的行政行为后仍然拒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才可以索要50%的经济赔偿金。此外,劳动部门的部门规章规定,在没有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索要25%的经济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并要求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如果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将被要求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不超过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以下是被认定为拖欠工资的情况:
以下情况不属于“拖欠工资”:
根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二)》,对于支付工资的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劳动者特别受到保护,并加重了用人单位的义务。具体规定如下:
实习期间是否应该支付工资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实习生若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并付出劳动,实习单位应支付一定劳动报酬。实习生的工资标准原则上不应低于国家规定,并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因此,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履行了劳动义务,应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
确认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并非一裁终局的问题。劳动纠纷仲裁的一裁终局主要适用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争议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情况,以及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发生的争议。劳动关系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