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加点的,事后应尽量给予同等时间的补休。如果无法提供补休,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加点),则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
对于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照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对于实行提成工资、包干工资等工资形式的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均应按照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办法和标准支付。
在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员工享有拒绝加班的权利,而单位也不能因为员工拒绝加班而扣工资或开除员工。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定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的界定、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以及情节轻微的处理。文章旨在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加班费应按照一定标准支付。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150%的工资;如果在休息日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200%的工资;如果在法定休假日工作
休息日加班调休后不需要给加班费,延长时间的加班与法定休假日加班,不适用调休,仍然需要支付加班费。《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