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加点的,事后应尽量给予同等时间的补休。如果无法提供补休,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加点),则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
对于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照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对于实行提成工资、包干工资等工资形式的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均应按照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办法和标准支付。
在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员工享有拒绝加班的权利,而单位也不能因为员工拒绝加班而扣工资或开除员工。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加班费应按照一定标准支付。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150%的工资;如果在休息日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200%的工资;如果在法定休假日工作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需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工作,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支付不低于工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后,用人单位安排调休的,一般是不会有加班工资的,但调休要安排同等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