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受害员工可以向劳动管理监察大队等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单位拖欠工资的问题。
2. 申请仲裁:受害员工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3. 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受害员工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单位支付工资。
4. 要求经济补偿金: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受害员工可以要求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员工离职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员工在离职时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试用期内则提前三天通知。员工不需要因未签合同而缴纳违约金,但如果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的约定,可能需要支付违约金。同时,单位应结清工资,如拖欠工资,员工可维权。
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侵权是否需要交钱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向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时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劳动管理部门有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或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等情况时,劳动者可以向
关于拖欠工资的法律标准和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等费用。若未支付或低于标准,需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包括未支付劳动者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等。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且未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收集证明资料来证明劳动关系,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和拖欠的工资。文章介绍了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相关法律依据和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