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制定了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按照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执行工伤认定工作。
工伤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以确保工伤认定的客观公正性,并提供简捷方便的认定流程。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有特殊情况,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需要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人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以及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如果工伤认定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并在受理时限内提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审核申请材料。如果材料完整,可以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材料不完整,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收到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可以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应当遵守行政诉讼证据收集的有关规定。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提供真实情况和证明材料。
如果职工或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同,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全称、职工的个人信息、受伤害情况和诊断结论、认定工伤的依据、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认定工伤的时间等内容。《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全称、职工的个人信息、不予认定工伤的依据、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不予认定工伤的时间等内容。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伤认定决定书的送达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如果职工或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结束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将工伤认定的相关资料保存50年。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认定工伤决定书》、《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样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工伤认定办法》。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规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