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按照劳动法执行。此外,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进一步明确了该问题。然而,在工伤认定问题上,并未明确规定,而劳动法和该意见主要关注事业单位职工的保险待遇问题。
2003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了适用范围为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同时,该条例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保险办法参照该条例另行规定。因此,工伤保险条例并不适用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伤认定事宜。然而,这并不排除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伤认定的职责。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规定:负责本市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公)伤保险工作,拟定工伤认定程序、标准及办法,并负责组织工伤认定工作。
若不存在劳动关系,则工伤损害赔偿无事实依据,从而工伤认定失去基础。一般来说,劳动关系具备以下特性,而劳务关系所不具备:相对稳定性、劳动者成员属性、定期支付报酬、统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关系与一般合同关系不同,两者所遵守的法律也不同:前者遵守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后者遵守合同法。
雇佣关系是指双方约定受雇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关系,例如家庭保姆、钟点工、退休人员再就业、无资格单位雇工等。雇佣关系是一般的合同关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由于合同双方存在对价给付义务,除非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雇用人没有支付受雇人身体伤害赔偿的义务。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规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