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认定期间,受伤员工有权辞职。这意味着即使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员工也可以选择离职。
工伤待遇的计算一般需要等到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进行。因此,晚一点辞职对员工来说更有利。
如果员工不需要继续接受治疗,可以请事假,但是这段时间是无工资的。如果员工需要继续治疗,应该请病假,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病假期间的工资。
企业(单位)发生员工伤(亡)事故后,应在24小时内向属地劳动保障局报告,并在15日内提交书面报告。用人单位需要在发生员工伤(亡)事故后30日内提交《企业劳动者工伤认定申请书》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办理工伤认定时,需要向劳动保障局社保科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工伤事故发生情况的书面报告、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员工身份证复印件、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等。
此外,还需要提供伤(亡)人员初次治疗的诊断书、病历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如果是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亡)事故,还需要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提供其他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
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以向属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携带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员工身份证和工作证、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等。同样,还需要提供有关旁证材料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受伤员工委托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分类和登记。所需材料包括申请书、工伤认定书、医疗初次和再次住院病历以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根据需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以随机抽取方式从专家库中约请相关医学专家。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定鉴定时间和鉴定医院。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通知相关医学专家和被鉴定人到场。
三名以上医学专家根据国家鉴定标准和被鉴定人的伤病情况,通过临床检查诊断提出各自的诊断意见。在必要时,还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或聘请外地专家进行诊断。然后,填写《工伤、职业病鉴定表》或《劳动能力鉴定表》。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专家的诊断意见,确定并填写《工伤、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结论表》、《伤残证书》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表》。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加盖专用印章,以书面形式分别通知用人单位、被鉴定人和基金经办机构。同时,通知当事人在15日内有申请重新鉴定的权利。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一般应在受理申请后的30日内完成鉴定,个别案例不得超过60日。
职工在工作期间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机床造成右臂骨折是否构成工伤的问题。我国实行无过错责任保险制度,因此即使职工存在违章操作,也应被认定为工伤,并可申请工伤认定。文章还列举了工伤认定所需的相关材料和法律依据。
工伤认定和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问题以及处理建议。对于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时效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若伤害结果尚未实际发生,在结果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也不属于超时。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从受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
下班吃饭期间突发疾病的工伤认定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文件规定,若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且发生在工作时间内,可认定为工伤。工作时间的定义包括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加班时间等。而工作岗位指日常从事的工作或临时安排的工作。因此,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停职留薪的工资待遇问题。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后进行相应的工伤赔偿,包括一般伤害、伤残和工伤死亡的赔偿费用。对于生活不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