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 > 工伤能调解成功吗

工伤能调解成功吗

时间:2023-12-0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030

工伤调解的可行性分析

依据法律规定的工伤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法律明确了七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包括:

(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二)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三)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四) 患职业病;

(五)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六)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调解的可行性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当发生工伤时,可以进行工伤调解。工伤调解是指通过调解机构或者相关方的协商,解决工伤纠纷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工伤调解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工伤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双方的利益平衡。

工伤调解的优势

工伤调解相比于诉讼程序具有以下优势:

1. 快速解决纠纷:工伤调解过程相对简化,可以更快地解决工伤纠纷,减少时间成本;

2. 保护双方利益:调解过程中,调解机构会充分考虑工伤者的权益,同时也会关注雇主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的利益平衡;

3. 降低成本:相比诉讼程序,工伤调解不涉及繁琐的法律程序和律师费用,可以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

4. 维护劳动关系:工伤调解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有利于维护劳动关系,减少对工作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伤调解的前提条件

工伤调解的前提条件包括:

1. 双方自愿参与:工伤调解需要双方自愿参与,愿意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2. 调解机构的介入:需要有独立公正的调解机构介入,负责组织和引导调解过程;

3. 保障工伤者权益:调解过程中,需要保障工伤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获得应有的赔偿和补偿。

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规定,工伤调解是解决工伤纠纷的一种可行方式。工伤调解具有快速解决纠纷、保护双方利益、降低成本和维护劳动关系等优势。然而,工伤调解的前提是双方自愿参与,并需要有独立公正的调解机构介入。因此,在工伤纠纷发生时,可以考虑通过工伤调解来解决纠纷,以实现双方的利益平衡和合法权益的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补偿办法中规定的工伤补偿标准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关系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项目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各个项目。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工伤津贴、护理费、伤残抚恤金等。被鉴定为工伤的职工根据不同伤残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包括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等。同时,针对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也提供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和相关程序。工伤鉴定没有年龄限制,但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且必须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最长不超过18个月。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工伤鉴定的范围、申请材料和鉴定流程,包括医疗终结后的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材料、交纳鉴定费、参加鉴定会议和领取

  • 工伤认定申请与时效问题
  • 工厂员工病死的赔偿问题
  • 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及其解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