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 > 有哪些劳动合同不能签,这些你都清楚吗

有哪些劳动合同不能签,这些你都清楚吗

时间:2024-08-12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324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不少人拿到劳动合同的那刻,可能连合同内容都没看清,就挥着笔杆子“签签签”,觉得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可是,合同中有哪些具体内容,有哪些合同不能签,这些你都清楚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告诉您。

劳动合同的种类和注意事项

口头合同

口头合同是指朋友、亲戚或熟人介绍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时,双方只有口头意向承诺,没有正式的书面合同文件。这种合同存在纠纷时,由于没有书面证据,很难查明真相。

简单合同

简单合同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细节约束,比如对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和违约行为的追究条款。

“暗箱”合同或“一边倒”合同

“暗箱”合同或“一边倒”合同往往偏向用人单位一方,内容由用人单位事先拟定,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务,对劳动者的利益涉及很少。这种合同常常模糊不清,滥用解释权。

抵押合同

少数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把自己的证件和财产抵押后才能上班。当用人单位随意辞退劳动者时,往往以各种理由不退还抵押财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证件,也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

双面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是合法的假合同,仅由用人单位保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并不真正执行。另一份不合法的真合同则由双方持有并执行。

“卖身”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的合同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所谓的“厂规厂纪”,并利用这些条款要求劳动者加班加点,使强迫劳动合法化。有些合同甚至严格规定了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剥夺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

“生死”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合同中要求劳动者“出现伤病自理,如有意外企业概不负责”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建筑、化工、采矿等高危行业。劳动者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一旦发生事故将面临巨大的费用压力。即使签订了此类合同,如果工伤是对方原因造成的,劳动者仍可向劳动保障及法律部门提出仲裁或诉讼。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内容

劳动合同的定义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的内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包括以下条款:

  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 劳动合同期限;
  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 劳动报酬;
  7. 社会保险;
  8.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除了以上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解决办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如果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提供以下证据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 工资发放记录,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
  • 考勤卡、工作证等;
  • 社保缴纳记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强有力证据;
  • 工作记录、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劳动者应当重视自身的合法权益,了解劳动合同的种类和注意事项,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会法》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工会被赋予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提请仲裁或诉讼。同时,当职工认为权益受侵犯时,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还可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返还工会经费和财产。新《工会法》为工会和劳动

  • 女职工三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享有一定的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导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撤销解除决定、支付工资和劳动合同终

  • 案情

    原告马某和张某与被告中国某银行汝南县支行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被告终止了二原告的合同工作,二原告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裁定后,面临无法执行的问题。法院认定原、被告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被告擅自终止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因仲裁裁决书中的被诉人中心分理处不具备

  • 两种程序效力的优先顺序

    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之间的关系和程序优先顺序。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背景下,仲裁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仲裁并不是前置程序。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并进行事实认定。在涉及劳动仲裁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工伤认定程序,并在

  •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是否有效?
  • 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及维权途径
  •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