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
只有在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费用的情况下,才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无论是否提供了其他培训,都不得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2.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基本业务流程培训、日常操作规范培训以及用人单位基本工作纪律等培训不得约定服务期。法律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特别规定如下:1. 违约金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2.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不影响在服务期期间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正常工资调整机制提高。
劳动者违反约定的情况下,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以下是可以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情形:
1.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保密义务。
2.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时,用人单位有以下义务:1. 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2. 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竞业限制条款仅适用于以下人员:1. 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
2. 高级技术人员。
3. 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竞业限制的内容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约定不得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规定。除以上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根据以上规定,劳动者提前解约应支付违约金是合法的。预扣违约金与克扣工资的关系。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工资,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代扣工资,如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等。当用人单位以非法定情形理由克扣工资时,劳动者可以投诉并要求支付全额工资,还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预扣违约金在某些情况下
社会保险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追究期限为违法行为发生或持续后的特定时间段,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主要分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九种情形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十二种情形,涵盖了多种可能的情况,包括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等情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以及单位对停工留薪期的异议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停工留薪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但不超过延长期限。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享有原福利待遇和工伤医疗待遇等权益。单位对停工留薪期有异议可申请鉴定。经仲裁委员会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