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时间:2024-01-23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361
对于女职工来讲,对其劳动期间的福利待遇是十分关心的。法律规定单位不得随意解除与孕期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同时也要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待遇。那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内容是什么?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介绍。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一条 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旨在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的健康。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根据本规定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都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劳动保护措施

根据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第四条 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根据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并将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第五条 保护孕期女职工

根据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 孕期适应性劳动

根据本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第七条 产假

根据本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第八条 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

根据本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的支付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负责支付。

第九条 哺乳期劳动保护

根据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一定的哺乳时间。

第十条 女职工卫生设施

根据本规定第十条规定,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以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

第十一条 预防性骚扰

根据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场所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第十二条 监督检查

根据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工会、妇女组织都有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本规定的职责。

第十三条 违规处罚

根据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相关规定,将受到责令限期改正和罚款的处罚。

第十四条 维权途径

根据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女职工对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并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 赔偿和刑事责任

根据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造成女职工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如果用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生效时间

根据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本规定自2012年4月18日起施行,同时废止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附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根据本规定附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矿山井下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此外,在经期、孕期和哺乳期,女职工还有特定的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会法》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工会被赋予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提请仲裁或诉讼。同时,当职工认为权益受侵犯时,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还可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返还工会经费和财产。新《工会法》为工会和劳动

  • 女职工三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享有一定的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导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撤销解除决定、支付工资和劳动合同终

  •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是否有效?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的有效性及相关流程。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劳动者举报时应区分举报和投诉,及时维权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详实信息和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为举报人保密,并提供奖励。劳动者应注意保存相关凭证以备

  • 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及维权途径

    劳动者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及维权途径。劳动者应提高法律素养,寻求法律援助;签订合同时维护合法权益,包括签订书面合同、了解工作内容和条件等;加入工会并依靠其维权;收集证据,依法追讨工资;同时,劳动者还应仔细阅读员工手册以防范侵权行为。

  • 二胎产假申请书怎么写
  • 女职工管理存在的七大误区
  • 怀孕期女职工可安排夜班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