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根据该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出现以下情形之一:
(一)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处于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
(二)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三)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四)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五)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 劳动者根据该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二) 用人单位根据该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三) 用人单位根据该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 用人单位根据该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五)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根据该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六) 根据该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和第五项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故意伤害罪在不同情况下的量刑起点和相关规定。包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一人重伤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一人重伤的情况,并详细解释了量刑起点的确定依据。在确定量刑起点后,还需考虑伤害后果、伤残等级等犯罪事实对刑罚量的影响。
职业病的定义、案例、法律依据、分类以及诊断鉴定程序。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主体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且必须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文中以一个因接触煤尘而导致煤工尘肺病的职工为例,介绍了职业病的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规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
工伤保险的赔偿方式。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因工受伤时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支付赔偿费用。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费用的单位,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将共同支付新发生的费用。购买工伤保险需准备相关材料前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并随时更新人员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