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 > 女职工生育期保护有哪些规定,生育期间工作岗位的规定

女职工生育期保护有哪些规定,生育期间工作岗位的规定

时间:2023-12-0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624
在很多时候,女性职工在生育期间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般情况下,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是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女职工生育期保护的法律规定

1、产假时间的保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期间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根据不同情况,对于单胎顺产、多胎顺产、难产、流产等不同情况,执行不同的规定。

对于单胎顺产者,应给予产假90天。产假分为产前假和产后假两部分。产前假为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产后假为生育后的75天休假。国家规定产假90天,旨在保证女性恢复身体健康。因此,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只有在孕妇提前生产的情况下,才可以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则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

对于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1名婴儿,增加产假15天;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

对于流产者,根据劳动部和上海市政府的规定,《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42天产假。而《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根据劳动部的通知,从宽规定了产假时间:妊娠3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30天;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45天。

2、产假期间的工资保障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与正常工作时相同,不受任何影响。

3、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禁止

根据《劳动法》第29条规定,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26、27条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

4、生育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生育保险登记手续,并按规定申报缴纳生育保险费。女职工分娩后,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其中包括生育保险津贴、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费等。

女职工生育期间工作岗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企业不得在女职工休产假期间解除劳动合同,或以其他方式不安排女职工工作。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休产假为由解除女职工的劳动合同。虽然该厂没有解除与岳某的劳动合同,但是不安排工作并不保障女职工的基本待遇,其性质与解除劳动合同一致。因此,应予以纠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女职工生育保险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法

    女职工生育保险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女职工在生育保险方面可能遇到的劳动纠纷问题,如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调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等。同时,文章强调了女

  • 妇女产假工资计算方法

    妇女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文中详细说明了产前假、产假、产假工资以及男方看护假的具体规定。女职工的产假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难产、多胞胎生育、晚育等情况都有明确的产假规定。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此外,单位可以根

  • 女职工哺乳期的劳动保护

    女职工哺乳期的劳动保护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间不得从事高强度劳动和禁忌劳动,禁止延长工作时间和安排夜班劳动。同时,《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详细规定了哺乳时间和工资待遇,女职工在哺乳期间享受特殊保护,包括授乳时

  • 女性哺乳期特殊权益保护

    女性哺乳期特殊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案例。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变更哺乳期女职工的工作岗位时,必须征得女职工的同意,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况降低工资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练女士在产假结束后返回公司上班,因不同意岗位调整而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

  • 用工单位对劳动者要承担哪些责任
  • 关于工龄工资计算的法律指导
  • 过劳死是否应被视为工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