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童工 > 童工的保护方式有哪些

童工的保护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4-10-0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973
我们知道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明令禁止使用童工,但是有些情况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法律依然对其保护,那么童工的保护方式有哪些,相信大家也想知道,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个问题为您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为你答疑解惑。

童工的保护方式

一、就业年龄的限制

为了确保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和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时间,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就业年龄的限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此外,对于那些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刑满释放的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就业问题上也不得歧视他们的权利。

二、禁止未成年工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

由于身体发育还未成熟,未成年工无法适应特别繁重和危险的工作,他们对有毒有害作业的抵抗力也较弱。因此,劳动法规定,招收录用未成年工应当进行体格检查,并且录用后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三、对未成年工实行工作时间的保护

为了保障未成年工的正常发育和完成文化技术学习任务,一般对未成年工实行缩短工作日制度。此外,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加班加点和夜班工作。对于某些经过批准允许招收16周岁以下学徒的特殊行业,国家还规定了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以确保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例如,根据1961年5月劳动部的《关于教工学校学生的学习、劳动、休息时间的暂行规定》,未满16周岁的学生在进行生产实习时的劳动时间分别为:每一学年每天不得超过6小时,第二学年每天不得超过7小时,第三学年每天不得超过8小时。

四、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

为了保障未成年工的身体健康,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如果发现疾病或身体发育中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治疗。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取消对未成年工的定期健康检查,这是他们的法定义务之一。

我国的法律和法规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作出了规定。如果企业单位侵犯了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权益,职工本人可以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在收到申诉书后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如果女职工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非法侵害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单位,负责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并责令该单位给予被侵害女职工合理的经济补偿。如果构成犯罪,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工会及其女职工组织也有权要求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予以纠正。工会发现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时,应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交涉,并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如果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工会可以请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例分析:单位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

    某高校后勤集团食堂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该单位被指控使用童工,经调查确认员工为童工。法律规定禁止单位使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单位虽未恶意使用童工,但因缺乏录用登记资料和对介绍人的核实,最终被罚款一万五千元。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核查被招用

  • 16算童工吗

    关于童工和病假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在中国,16岁不算童工,而是属于未成年工,需遵守特殊保护规定。同时,文章介绍了病假申请和病假单的填写方法,包括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最后提醒读者遇到法律问题可寻求专业律师解答。

  • 招聘童工会受什么处罚

    招聘童工的法律处罚及相关规定。企业非法雇佣未满十六岁的童工将受到罚款等处罚,而针对已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工,企业可以雇佣但必须遵守特殊劳动保护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认定童工和未成年工,以及他们在工作方面的限制。

  • 小孩拍电影算童工吗

    小孩参与电影拍摄是否算作童工的问题。在法定上,小孩拍电影并不算童工,但在特定行业如文艺领域,经过批准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情况下,雇佣行为可视为合法。同时,文章还提及了饭店等场所雇佣童工的处罚措施。

  • 单位雇佣童工该怎么处罚
  •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 在我国国家18岁童工算合法的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