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人社部发新规:事业单位萝卜招聘将处分主管人员

人社部发新规:事业单位萝卜招聘将处分主管人员

时间:2024-07-0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25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人们都会想要考相关的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对此寻得相关的一些特饭碗,那么对于一些事业单位的招聘,我们也有着相关的一些流程,管控,下面九岁手心律师网小编来看看关于事业单位萝卜招聘的事宜。

人社部发布新规:事业单位招聘将处分主管人员

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

人社部最近印发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旨在对事业单位的招聘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对于个别单位在公开招聘中存在违纪违规行为,如搞“因人画像”、“萝卜招聘”等,人社部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明确处理程序和办法

《规定》明确了对事业单位招聘中的应聘人员、招聘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的程序和处理办法。包括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等各个环节的违纪违规行为都有明确的认定与处理办法。

适用范围与处理措施

《规定》明确表示,该规定适用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对于应聘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取消其应聘资格、无效化考试成绩等,并将其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在体检过程中,如果应聘人员弄虚作假或隐瞒影响聘用的疾病或病史,将被不予聘用,并将其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招聘单位的责任

对于招聘单位的违纪违规行为,规定明确,招聘单位在公开招聘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应当被责令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不改正,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依法受到处分。对于参与公开招聘的工作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相关部门将给予处分,并停止其参与当年及下一年度的招聘工作,或调离招聘工作岗位,不得再从事招聘工作。

防治措施

为了杜绝“萝卜招聘”,《办法》中明确要求公开招聘不得设置与岗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和歧视性条件要求。对于弄虚作假的应聘者,即使签了聘用合同也会取消录用。为确保用人质量,考试前有关主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最低控制合格分数线。同时,考试形式也不会搞“一刀切”,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面试。

简化程序招紧缺人才

根据《办法》规定,如果事业单位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简化程序进行招聘。此外,事业单位招聘外国国籍人员的岗位,需要经过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聘。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招聘的公平性和规范性,《办法》的发布将有效防止“量体裁衣”和“性别歧视”等现象的出现。除非是国家政策性安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以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事业单位将全面实行公开招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争议案件:刘某与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

    刘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的劳动争议案件。刘某因个人原因未能按时回公司报到,而公司按规定发布公告通知后解除了劳动合同。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操作合规,驳回了刘某的请求。

  •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后,享受保留劳动关系、安排工作或发放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但工伤职工不能享受企业内退、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且被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工资福利待遇。如

  •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薪资证明包括个人信息、职位、薪资收入等详细信息,并作为信用调查、贷款和信用卡额度审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虚开收入证明会带来风险,如银行起诉企业和产生劳动纠纷等。因此,在提供薪资证明时应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

  •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问题。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了务工人员的含义,并指出其属于社会学基础阶层。根据不同阶层分类,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民等阶层。同时,文章还涉及雇佣关系和劳动法的保护问题,指出法律对务工人员的身份地位和救济途径

  • 事业单位招聘流程
  • 检察院事业编如何处理
  • 人社部发新规:事业单位萝卜招聘将处分主管人员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