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劳动争议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4-01-0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生活中常见的劳动争议及其解决
劳动争议的范围
根据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以下是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争议情况:
-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协商
- 调解
- 仲裁
-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况)
处理劳动争议的时效期间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劳动争议的各种方式的时效期间如下: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对方同意履行义务等行为会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中断时,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会干部的权利和义务
工会干部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工会干部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针对工会干部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工会法》规定了责任追究措施,包括责令改正或处分、罢免、赔偿和刑事责任等。工会干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职工权益,确保工会的正常运行。
-
冯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案例分析
冯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案例。冯某与该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达成了一致协议,但之后冯某提出公司拖欠经济补偿。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支持了冯某的请求。文章解析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并提醒用人单位在协议中注明经济补偿
-
社保缴纳标准
社保缴纳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按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个人也需承担部分费用。法律依据为《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以张先生为例,个人和企业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有所说明。
-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确定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劳动争议案件由哪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的制度。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实行特殊地域管辖,不允许当
-
请求确认劳动纠纷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
-
设计部规章制度
-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