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是人民法院内部具体落实民事审判权的一项制度,法院在立案阶段就应对其是否对本案有管辖权进行审查。若无管辖权,法院需裁定并移送管辖。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均同意该法院管辖的,可适用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或者约定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以协议的方式选择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管辖法院。在债权纠纷中,只有合同之债可以协议管辖,侵权纠纷不能协议管辖,只能法定管辖。
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当事人可选择的法院有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需注意的是:
协议管辖是指纠纷当事人以明确的意思表示在合同条款中或在起诉前以书面协议形式确定管辖的法院。其适用的范围国内为合同纠纷;涉外的有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又规定:“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管辖的,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协议管辖必须具备以下要件方能成立:
(1)协议管辖只能就第一审案件的管辖法院达成协议。
(2)只能就合同纠纷协议管辖。当事人对合同以外其他民事纠纷不得约定管辖。
(3)协议管辖必须以书面形式达成,这是对当事人协议管辖方式的限制。
(4)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议选择管辖。协议管辖不能违反民诉法及法规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因此,若双方当事人均同意的法院是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中的一个时,且当事人是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以书面的形式约定由该法院受理本案,案件可不移送。若该法院不具有上述所说的条件,则应裁定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审理。
管辖恒定是指确定案件的管辖权,以起诉时为标准,起诉时对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因确定管辖的事实在诉讼过程中发生变化而影响其管辖权。
管辖恒定反映了诉讼经济的要求,它既可以避免管辖变动造成的司法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当事人讼累,使诉讼尽快了结。
管辖恒定包括级别管辖恒定和地域管辖恒定,前者主要指级别管辖按起诉时的诉讼标的额确定后,不因为诉讼过程中标的额增加或减少而变动。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具体涉及管辖异议的费用金额及交纳办法。根据规定,提起管辖异议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且各省可制定具体交纳标准。移送、移交的案件,预收的诉讼费用应随案移交。文章旨在明确管辖异议的诉讼费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