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的。
在执行实践中,为了确保依法送达执行通知书,法院执行人员通常只有在确认送达后才会采取强制措施。常用的送达方式包括挂号信邮寄和公告送达,通过限定履行期限,已经告知被执行人强制执行的时间。然而,这种方式实际上给被执行人提供了转移财产和规避执行的机会,增加了执行风险,并且容易被被执行人利用法律漏洞,从而增加了执行的难度。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建议尽可能采取直接送达执行通知书。直接送达的好处在于,执行人员可以熟悉路线,确定被执行人的住所,并确认被执行人的身份。一旦申请人提供线索,执行人员可以迅速赶往现场,了解被执行人和案件的真实情况。此外,通过直接送达,执行人员可以进行法律宣传,向被执行人明确不履行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和责任。如果在现场发现生效法律文书存在错误,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案件的及早执结。此外,法院开警车直接送达还可以对被执行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见警车送达的周围群众对被执行人的评价也会降低,这些都有助于促使被执行人尽早履行。
尽管法律规定了送达执行通知书是必经程序,但并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时限。在直接送达时,执行人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于标的较小或被执行人明显有履行能力的案件,可以责令被执行人立即履行。对于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情况,可以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对财产或人身进行处理。对于案值较大或一时难以履行完毕的案件,也可以定下合适的履行期限。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被执行人钻法律漏洞,转移财产或躲避执行,从而导致执行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在履行期限内发现财产线索时,可以采取保全措施,及时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否则,一旦履行期限届满,就可以处理被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以便尽快执结,切实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辩论权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辩论和反驳权利,适用范围为诉讼程序;而处分权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两者在司法程序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其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放弃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法律文件的意义,以及调解书的主要内容如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要求,以及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收费标准。
法院传票送达之前能否撤诉的问题。在宣判之前,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是否准许需要由法院裁定。撤诉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两种情况,其中申请撤诉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等。而按撤诉处理则是因原告在诉讼中的某些行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