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管辖优先于仲裁管辖吗
时间:2024-01-1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定管辖与仲裁管辖都是管辖中的一种形式,但是会有很多的人对于它们之间的优先方面的东西不是非常的清楚,有些人会认为法定管辖优先于仲裁管辖,那么法定管辖优先于仲裁管辖吗?法定管辖与仲裁管辖的不同是什么?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下文中的知识可以帮助到您。
法定管辖与仲裁管辖的优先关系
裁决程序
仲裁管辖权源于当事人的协议和法律规定对该协议的效力限制。根据立法和实践,仲裁机构、仲裁员以及法院在确定仲裁管辖权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当事人是否签订了有效且可执行的仲裁协议;二是争议事项是否具备可仲裁性;三是提起仲裁的争议事项是否在仲裁机构或仲裁员的受案范围内。如果一方当事人试图否认仲裁管辖权,其理由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可能成为当事人抗辩的理由:否认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或可执行性,否认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否认争议事项属于仲裁机构/仲裁员的受案范围。
法定管辖与仲裁管辖的区别
一、管辖案件的范围不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受理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可以看出,法院的管辖范围比仲裁的管辖范围更广泛。二、法院与仲裁机构获得管辖权的方式不同法院获得管辖权是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对于合同纠纷下的法院管辖,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法院,但选择的法院必须在法定的几个法院之中进行选择。仲裁管辖只能根据当事人的协议选择来获得管辖权,否则仲裁机构无法主动获得管辖权。当事人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对于可供选择的仲裁机构没有法定的范围限制。三、处理选择两个以上管辖的方式不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选择两个以上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根据我国仲裁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仲裁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其中一个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可以看出,对于当事人选择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协议,并不必然视为无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予执行的情形
不予执行的情形是当事人的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以及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等情形。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
-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之法院认定
与仲裁庭相比,法院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机会要大得多。因为依据管辖权/管辖权原则,仲裁庭只是在仲裁程序中有权决定当事人提出的仲裁协议有效性异议,而法院则在仲裁程序开始前、仲裁程序中以及裁决作出后都有可能来行使认定权。前面已述及,管辖权/管辖权原则目前已在国
-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之仲裁庭认定
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取得管辖权的依据。因此,在仲裁程序中,如果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那么直接牵扯到仲裁庭是否享有对争议的管辖权。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界普遍认为,仲裁庭有权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以及其自身的管辖权问题作出决定,这被通称为管辖权/
-
仲裁协议是如何的
所谓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文件,是申请仲裁的必备材料。这是仲裁协议效力的首要表现。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行使管辖权,受理案件的惟一依据。在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时,仲
-
仲裁管辖的法律依据
-
商事仲裁管辖条款效力
-
法定管辖优先于仲裁管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