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仲裁条款、仲裁协议书和其他书面文件中包含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书和其他书面文件中包含的仲裁协议与主合同独立存在,无论主合同是否有效,仲裁协议仍然有效。仲裁机构可以根据有效的仲裁协议行使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并作出裁决。
仲裁条款作为合同中的一部分,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当主合同无效或失效时,作为合同条款的仲裁条款是否仍然有效。换言之,当事人是否可以根据一份无效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提请仲裁,仲裁机构是否可以获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这涉及到仲裁条款是否可以与合同中的其他条款分离,作为一个特殊条款对待的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仲裁条款是主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如果主合同无效,包含在主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也无效。如果当事人对主合同的有效性提出异议,他们必须首先通过法院而不是仲裁机构来解决合同的效力以及仲裁条款的效力。传统观点的理由是,仲裁条款是为了处理主合同的法律关系而存在的。如果主合同无效,那么附属于主合同的仲裁条款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仲裁条款无效。根据这个观点,无论是对主合同的有效性争议,还是对仲裁条款本身的有效性争议,都必须由法院解决,而不是由仲裁机构解决。
这种传统观点在法律逻辑上是没有错误的,因为根据合同法理论,主合同和从合同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如果主合同发生变更或消失,从合同原则上也会随之变更或消失。然而,这种观点与现代仲裁制度的发展趋势不一致。随着国际商事交易中仲裁方式的普遍应用,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依赖于主合同的观点和实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因此,许多国家普遍认为传统观点存在根本性缺陷,需要被抛弃。
考虑到仲裁条款的普遍应用,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对方当事人提请仲裁时主张合同无效,仲裁机构就必须先让当事人取得法院对合同有效性的判决,才能开始仲裁程序。这将导致整个仲裁制度失去存在的基础和价值。因此,人们提出了仲裁条款独立性理论。
我国仲裁协议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时间,说明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期限是在仲裁庭开庭前,没有具体规定其他关于管辖权的异议提出期限。文章还介绍了仲裁管辖权的基本内容和仲裁机构通过受理案件确立的管辖权,包括受理仲裁申请和进行仲裁程序的管辖权,并扩展到其他方
黄某与上海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管辖权问题。黄某在工作中受伤后,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索赔。双方约定管辖被提出异议,一种观点认为约定有效,另一种主张因排除劳动者选择管辖的权利而无效。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案件不适用约定管辖,而应适用
仲裁协议独立原则的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与争议。包括主合同无效、不存在及因欺诈签订的主合同无效情况下,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及其效力问题。文章指出,根据仲裁协议独立原则,仲裁庭有权审理主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并作出裁决。对于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存在不同
农村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时,法院应注意受理与管辖、诉讼时效、基本原则、法律适用和合同无效的认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