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法》设立了管理人制度后,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其中,管理人行业竞争激烈。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完善,债务负担沉重、经营状况恶化的企业退出市场将不可避免,破产案件数量将增加。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破产清算和企业重整案件,我们需要及早培养一支素质好、业务精、水平高的管理人队伍。因此,编制管理人名册非常重要。
管理人是破产清算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是人民法院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所作决定的实施者。管理人的工作直接影响破产清算的成败。管理人的综合素质、协调能力、政策水平、专业水准、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与破产案件的圆满终结密切相关。由于破产清算的复杂性和工作内容的多面性,管理人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政策水平和协调能力,一般资质的中介机构并不一定适合胜任。因此,在编制管理人名册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如果管理人准入把关不严,将会给破产案件的审理带来严重隐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规定》第2条,由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由本院或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编制管理人名册。不同地区的做法不一,有的地方由高级法院编制全省统一适用的管理人名册,有的地方由中级法院编制两级法院适用的管理人名册。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高级法院管辖范围广,如果由高级法院编制全省统一适用的管理人名册,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指定管理人不方便。每次受理破产案件都需要从全省各地编入管理人名册的中介机构中进行抽签或摇号,这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增加了法院的工作成本。其次,管理人履职不方便。如果由高级法院编制的管理人名册不分地域全省适用,那么指定的管理人可能是本省偏远地区的中介机构,他们在履行职责时会面临很多不便,增加往返费用,可能导致工作延误。
为了方便指定管理人和管理人履职,除了授权中级法院编制管理人名册外,高级法院编制的管理人名册可以授权中级法院在本省管理人名册中选定辖区两级法院适用的管理人,并报高级法院备案后生效。对于需要以摇号或抽签方式指定管理人的市、区(县)两级法院,在本辖区的管理人中随机指定。对于需要以竞争方式指定管理人的企业重整案件和上市公司破产案件,可以在本省管理人名册中通过竞争方式指定。对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案件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破产案件,可以在其他法院的管理人名册中指定。
企业破产后拖欠工资的处理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企业破产后拖欠职工的工资具有优先受偿权,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工资和相关费用、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等,破产财产不足时按比例分配。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企业更换法人后的债务承担问题。企业工商登记事项变更时,原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担。更换法人不影响公司贷款还款责任,债务的承担者是公司而非个人。在公司破产时,债务清偿顺序依照法律规定,优先清偿职工权益、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整顿与和解制度的相关内容。企业申请破产后,可进行破产整顿以改善经营管理并恢复偿债能力,根据和解协议制定整顿计划和方案。和解制度旨在避免破产发生,给债务人重整事业的机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了整顿的程序、期限、和解协议的提出和法
小额债权人的特殊保护问题。我国新《破产法》允许增设小额债权组,规定较高的清偿比例和较短的清偿期间。不同国家对于小额债权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一些国家采取特殊处理,如一次性支付或提前清偿。我国应借鉴此做法,规定小额债权的提前清偿制度,以减少程序障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