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不抵债怎样认定,资不抵债与清偿不能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7-26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企业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指个人或企业的全部债务超过其资产总值以致不足以清偿债权人的财务状况其着眼点是资债比例关系及因此而产生的风险,其偿还能力仅以实有财产为限,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其他的偿还能力。计算债务的数额,不考虑是否到期,均纳入总额之内。如何认定资不抵债?资不抵债与清偿不能有什么区别?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解答如何认定资不抵债。
资不抵债的认定及其与清偿的区别
1、认定资不抵债的标准
在实践中,资不抵债被认定为“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即债务人的实有资产无法满足全部债务的清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债务人的偿还能力的考察仅限于实有财产,无需考虑企业信用、偿债能力等因素。同时,在计算债务数额时,无需考虑是否到期,包括已到期和未到期的债务。
2、资不抵债与清偿的区别
支付不能指的是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已到期且已受清偿请求的全部或主要部分债务,即处于全面且长期无法清偿的财产状态。资不抵债指的是债务人的全部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客观状态。资不抵债的认定仅以债务人的资产为考察依据,不考虑其信用、技术和劳力等因素,因此,资不抵债并不一定导致清偿不能。只有当债务人资不抵债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才构成破产的原因。不过,《公司法》第204条规定,在公司因解散而进行清算时,如发现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应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因此,资不抵债是公司在特定情况下破产的原因。支付不能作为破产界限更多地从公司的外部性出发,而资不抵债作为破产界限更多地从公司的内部性出发。前者注重形式,后者注重实质。这两个概念有机地构成了公司法和破产法中的一对概念。当一个公司逐渐步入破产境地,这一对概念无疑构成了两个严密的监控时点。
3、公司资不抵债时的运营方式
当公司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时,需要提供证明企业资不抵债的文件,并且一旦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将成立破产清算管理人,对企业的账务进行清理。因此,我们事务所在接受该项目后,一方面对被审计单位的账务进行逐笔清理,及时修改不规范的地方。另一方面,根据财务梳理的结果,出具一份被审计单位的清产核资审计报告,作为企业向法院提请破产申请的书面材料。由于我们提前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财务梳理,并提出了相关的整改建议,因此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并成立资产管理人后,可以快速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为企业节省时间,同时也事先排除了相关风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破产程序中的留守人员
企业破产程序中留守人员的定义和法律规定。留守人员是由清算组依法指定的协助清算组工作的人员,其职责包括核对债权债务、解决业务遗留问题和回答相关询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必须留守,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留守人员的
-
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保护个人债务人的利益,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需求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但个
-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
公司全部财产不足以抵债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全部财产不足以抵债的,是属于资不抵债的情形,公司可以申请破产,以公司的全部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
-
破产不受理上诉状要缴费吗
-
企业破产清算和自行清算有什么不同
-
没起诉能参加破产清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