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关闭破产的基本条件
1. 长期亏损、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企业。
2. 资源枯竭的矿山企业。
3. 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
(二)企业关闭破产的方式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目前企业关闭破产主要有三种方式:
1. 政策性关闭破产:经批准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的企业,按照国家文件规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2. 矿山资源枯竭企业关闭破产:中央所属和原中央所属现下放地方管理的煤炭、有色资源枯竭的矿山,经批准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和配套政策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3. 非政策性破产:非政策性破产企业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由法院受理,依据《破产法》或《民事诉讼法》实施破产。
(一)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申报程序
1. 编制关闭破产预案:拟实施关闭破产的企业应编制关闭破产预案。
2. 提出关闭破产申请:拟实施关闭破产的企业按资产隶属关系向同级经贸委、财政及债权银行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出关闭破产申请。县(市)属企业关闭破产预案由县(市)经贸委初审,经县(市)政府同意后,报市经贸委审查,并转报省经贸委审核;市属企业关闭破产预案由市经贸委初审,经市政府同意后报省经贸委审核;省属企业关闭破产预案直接报省经贸委审核(有主管部门的由企业主管部门初审后转报)。
3. 审批和备案:省经贸委将拟实施关闭破产的企业名单及关闭破产预案报国家经贸委,经国家经贸委预审同意列入预选计划后,由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征求财政、债权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二)非政策性破产项目申报程序
依照《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实施破产的项目,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由项目单位依法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同时经所在地经贸委报省经贸委备案。
企业关闭破产项目,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后,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规范操作,分步实施。
(一)制定企业关闭破产实施方案:按照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各项政策规定,项目单位要认真编制企业关闭破产实施方案,包括资产变现重组方案、职工分流与安置方案、企业办社会及离退休人员管理移交方案、银行债务分割方案、确保社会稳定和防止突发事件预案等。
(二)确定与金融部门的债权关系:非独立法人的矿山企业关闭破产应与有关债权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定债权分割,确定债权。
(三)测算并落实关闭破产费用:项目单位要认真测算各项关闭破产费用。破产财产不足以安置职工的,缺口部分由同级财政托底;中央所属及原中央所属现已下放地方管理的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按政策由中央财政补贴的费用,经省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落实中央财政补贴。
国有企业破产时财产归属问题,重点在于财产权属现状模糊不清。国有企业占有不动产和动产,但责任财产范围不明确,导致破产清算财产范围存在争议。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分为出让、划拨和承租三种方式取得,其中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破产时国家不能收回。摘要中概括了
哪些公司解散需要经过批准。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期货公司、重要的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解散都需要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其中涉及各类公司在不同情况下的解散流程,如合并、分立、破产等,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算。
破产欺诈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对破产法的影响。破产欺诈行为侵害债权人利益,损害职工利益,破坏经济秩序。为打击这些行为,《新破产法草案》引入了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撤销权是破产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可防止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然而,现行破产立法规定存在很多问
公司因项目融资后破产的法律程序。当公司严重亏损、无法清偿债务时,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会宣告企业破产并成立清算组,由专业人员组成。随后进行财务审计、破产财产清理和制定分配方案。最后,制作破产清算报告并终结破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