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如何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如何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时间:2024-08-1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719
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10种形式,其中适用与环境侵权行为的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前三种具有预防性,后两种具有补救性。而把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环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排除环境侵权行为的危害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有责任排除危害。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侵权行为,应立即停止该侵权行为,并排除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的行为。

赔偿损失是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常见形式

环境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时,加害人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损失的范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产损失的赔偿

财产损失的赔偿应当全面进行,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受害人现有财产的损失,间接损失指受害人为消除污染损害而支付的费用。

二、人身损害的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对于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环境侵权行为,应进行相应的赔偿。通过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环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排除危害后果和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排除环境侵权行为的危害后果是消除环境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以保护环境和他人的权益。赔偿损失是加害人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主要涉及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的赔偿。财产损失的赔偿应全面进行,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人身损害的赔偿则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处罚条例规定的立法目的

    环境污染处罚条例规定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罚教结合原则、维护合法权益、查处分离、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方面。条例明确了实施环境行政处罚的程序,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施查处分离,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要求。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不予处

  •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环境污染的分类是怎样的

    环境污染的常见类型和分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主要的污染类型,分别介绍了其常见的污染物和危害。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来源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 财产损害与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财产造成的损害,分为人身损害和环境损害两个方面。人身损害包括健康权利和生命权的侵害以及精神损害。环境损害则表现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受损,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多种损害。因此,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们

  •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良水质会引发多种疾病,如传染病和中毒等。水质污染还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对渔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工业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并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

  • 网络侵权和传统侵权的区别
  •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举证责任是如何转移的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