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时间:2024-08-1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10种形式,其中适用与环境侵权行为的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前三种具有预防性,后两种具有补救性。而把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环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排除环境侵权行为的危害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有责任排除危害。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侵权行为,应立即停止该侵权行为,并排除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的行为。
赔偿损失是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常见形式
环境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时,加害人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损失的范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产损失的赔偿
财产损失的赔偿应当全面进行,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受害人现有财产的损失,间接损失指受害人为消除污染损害而支付的费用。
二、人身损害的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对于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环境侵权行为,应进行相应的赔偿。通过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环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排除危害后果和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排除环境侵权行为的危害后果是消除环境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以保护环境和他人的权益。赔偿损失是加害人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主要涉及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的赔偿。财产损失的赔偿应全面进行,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人身损害的赔偿则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
不可抗力环境侵权是什么意思
该规定是对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对违约责任适用,对侵权责任也适用,对一般侵权行为适用,对特殊侵权行为也适用,则对属于特殊侵权行为的环境侵权行为适用,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可见,新《水污染防治法》对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的范围进行的扩大是有效的,因此在水污染防
-
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
第65条,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提醒大家,适用环境污染的民事侵权责任如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通过这几种民事责任方式,将污染行为防患于未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网络侵权和传统侵权的区别
-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举证责任是如何转移的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