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重伤害能判缓刑,看具体情况是否符合缓刑条件。上述是相关的缓刑适用条件的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比如说对一些故意伤害罪
2023-02-20
并且实际服刑期行,原判决的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服刑期在十年以上。再有特别的情况,如家庭需要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是可以办理申请假释的。
2023-02-14
被假释的罪犯,除有特殊情形,一般不得减刑,其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如果没有《刑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
2023-01-18
法院判令**卫生院承担赔偿责任,是对违反行为的惩罚。所以请依法驳回上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当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双方可以选择协商处理或者是选择起诉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问题,一般在发生医疗事故的时候,双方还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从而来判断双方的责任,而在诉讼
2023-01-09
缓刑犯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对缓刑犯的考察,应由公安机关进行。考察的内容,主要就是看罪犯在考验期内是否再犯新罪和是否遵守缓刑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如果缓刑犯在缓刑期间没有再犯新罪,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如果是一
2023-01-06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2-12-19
能否减刑取决于罪犯的日常表现,是否有悔改表现、立功表现等。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为危险驾驶行为或者是因为其他的比较轻微的犯
2022-12-16
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这种行为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国家的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种行为即叛逃罪。(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2022-12-12
缓刑是在考验期内暂缓执行而不是执行原判刑罚,监外执行仍是执行原判刑罚,只是执行场所不同。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监外执行可以适用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犯罪分子。
2022-12-12
判四缓六,也就是被判四个月的刑期,可以不用坐牢。《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
2022-12-12
有期徒刑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所在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呈报名单在罪犯中公示,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核,监狱长批准后,由监狱提出书面建议,提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
2022-12-09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犯人判缓刑后再判拘役是会撤销缓刑的,判缓刑之后可以出国,但是要得到执行机构的批准,未
2022-12-07
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2022-12-02
有4个月的考验期,在这4个月内如果没有重新犯罪,考验期过了就不用去坐牢,但是在这六个月内再次犯罪就要立即执行四个月的坐牢刑期。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
2022-12-01
原告、被告、第三人分别上诉的,按照上诉请求分别预交二审案件受理费。含第一审案件受理费、第二审案件受理费、部分再审案件受理费。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再审案件包括: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法院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当事人对法
2022-11-22
1、被宣告战时缓刑的犯罪军人,在缓刑期间确有立功表现的,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这就是战时缓刑的法律后果,这也是战时缓刑与一般缓刑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022-11-22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