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
2022-04-08
抢劫罪是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行为取得财物可以在当场,也可以在事后。
2022-03-29
如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威吓的内容是以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2022-02-11
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如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威吓的内容是以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2022-02-10
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实施暴力或威胁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使被害人心理产生惧怕,便于控制被害人;相比之下,敲诈勒索罪中暴力程度要轻得多,被害人虽感知危险存在,但当场被实施暴力可能性不大,行为人实施的暴力,尚未达到使被害人不能或不敢反抗。敲诈勒索罪则可以是当
2022-01-29
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发出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发出,可以是行为人本人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
2022-01-24
首先,是否直接采用暴力手段并不能成为区别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标志。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抢劫罪是指当场采用暴力、以暴力相威胁或者其他使被害人不能反抗的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
2022-01-20
如果其中有一条不符合,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如果其暴力尚未造成被害人严重伤残或者死亡,可以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2022-01-18
3、抢劫罪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迫使被迫交出财物的时间、地点,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在以后指定的时间、地点交出。
2022-01-17
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这表明,对于敲诈勒索最来说,行为人绝对不可能以当场实现威胁的内容相恐吓,当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这也是本罪与抢劫罪的显著区别。
2021-12-30
这表明,对于敲诈勒索罪来说,行为人绝对不可能以当场实现威胁的内容相恐吓,当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这也是本罪与抢劫罪的显著区别。敲诈勒索公私财物还必须是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才能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
2020-07-21
近日,湖北省xx检察院以涉嫌绑架罪、强奸罪、抢劫罪将顾某提起公诉。2015年12月31日,公安机关在襄阳将顾某抓获。男子构成抢劫罪,强奸罪,绑架罪,勒索罪。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2020-07-21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本人虚构自己被绑架的事实向家人勒索财物的,由于不属于绑架他人的情形,所以是不构成绑架罪的,但会构成敲诈勒索罪。绑架人质向“第三人”勒索,是绑架罪的客观特征之一,也是绑架罪与抢劫罪区别的要点。
2020-05-25
抢劫罪的威胁仅限于人身暴力威胁,其力作用于人;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包括受害人身体、健康、自由、名誉、财物等,可以使用轻微的有形力,但其力作用于物。抢劫罪的暴力程度较强,足以压制受害人反抗,而敲诈勒索罪的暴力程度较弱,即使肢体性的合理冲撞,一般性的语言暴力
2020-05-25
需要根据具体情节而定,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勒索罪或者抢劫罪。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本法把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无论犯
2020-05-25
敲诈勒索是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借款,符合寻衅滋事罪中“强拿硬要或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且情节严重的特征的,对其应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因为不能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就不能以敲诈勒索罪或抢劫罪定罪处罚。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