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罪的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法人不能成为间谍罪的犯罪主体。若发现机构、组织实施间谍行为的,其法律责任应由直接责任人员承担。行为人实施的间谍行为,必须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以
2024-06-29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分子符合一定条件的,如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形时,是可以申请监外执行的。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聚众斗殴罪。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
2024-06-28
刑事责任能力的定义.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相应地适当减轻
2024-06-24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二分制规定,就是在刑事立法上仅将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完
2024-06-22
立案调查代表对违法主体的违法事实基本认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并正式启动调查程序。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
2024-06-20
环境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主
2024-06-11
我国未满十四周岁的人没有达到负刑事责任年龄,所以不会被判刑,也不会坐牢。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
2024-06-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
2024-05-26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得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不得以对产品进行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不同的主体,违反产品质量法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渎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
2024-05-26
环境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和单位;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污染和破坏行为;主观上可以是故意或过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
2024-05-26
婚姻诈骗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的行为。诈骗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也就是说婚姻诈骗是违法的,是会受到法律追究的行为。
2024-05-24
环境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犯罪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也可成为主体;二是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是犯罪客体为侵害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而受侵犯的财
2024-05-24
判断打工者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分情况讨论是否满足一般条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侵犯了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
2024-05-23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人,而且都必须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注意地是,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往往不能单独
2024-05-22
团伙犯罪就是共同犯罪,要对参与者进行主、从犯的区分。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
2024-05-19
不能,渎职罪主体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我国刑法关于渎职罪主体的规定,在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中存在着一个演进过程。以上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说,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以公务性作为终极
2024-05-1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