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固定资产资产的定义相关法律知识

固定资产资产的定义相关法律知识

  • 相关规定及其差异

    固定资产的相关定义和管理规定。准则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基本一致,但管理内容和程序受到财务通则的规范。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应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界定与准则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规定无差异。固定资产预计弃置义务会计处理上有时间

    2025-09-12

  • 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的定义和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的定义、组成以及与股东权益的关系。净资产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后的净额,属于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初始投入的资本和经营过程中创造的资产。净资产与总资产不同,总资产包括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025-09-07

  • 不动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法律处理

    不动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法律处理,包括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讨论了后续支出的定义和计入原则,以及不动产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大修理支出的税务处理。会计处理依赖于主观判断,而税务处理需要遵守会计制度规定。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动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

    2025-05-24

  • 理解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作用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作用,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等长期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同时提到了无形资产的概念,如专利权、商标权等。法律上规定了股东可以用包括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但需要评估作价并遵守相关规定。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2025-04-02

  • 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及特点是什么

    某一资产项目,如果要作为固定资产加以确认,首先需要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其次还需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通常,取得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报酬转移到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

    2024-09-27

  • 财产损失鉴定的定义和内容详解

    “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公司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本科目下设置“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两个明细科目。

    2024-09-15

  • 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区别有哪些

    根据以上定义,不难发现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一是持有的目的不同,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二是包含的范围不同,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

    2024-05-24

  • 外债应当如何使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定义,外债是任何特定的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负债,不包括直接投资和企业资本。使用外债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外债资金的使用效益负责。

    2024-02-16

  •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定义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企业可能取得的营业外收入包括出售闲置固定资产的收益、出售接受捐赠财产取得的收入、盘盈的固定资产、罚款净收入、由于债权人因素而确实无法支付的债权等等。

    2023-08-17

  • 财会法规中固定资产相关规定有哪些

    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财务通则第

    2020-05-25

  • 债务重组的定义与重组方式

    债务重组的定义和重组方式。债务重组协议规定:。如果正保公司之前对该项应收债权计提了340万坏账准备,债务重组协议规定:乙公司以1000万现金偿还债务,公允价值为800万的固定资产偿还剩余款项,请问正保公司应该确定的债务重组损失为多少?

    2020-05-25

1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大家都在看
  •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