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人民法院立案登记制相关法律知识

人民法院立案登记制相关法律知识

  •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2025-04-07

  • 新行政诉讼法主要修改了什么

    如,专门规定了保障起诉权利的条款,强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

    2024-12-30

  • 立案登记制破解立案难

      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之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公布;与此同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政诉讼法》修正案,完成了对这部已经颁布25年的法律的修订。  新《行政诉讼法》还规定:“人民法院既不立

    2024-09-20

  • 诉讼要件如何审查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保障当事人诉权。但是实施立案登记制度后,并不意味着诉讼要件就不再审查了,那么诉讼要件如何审查呢?对此,《意见》提出制裁违法滥诉、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完善庭前准备程序等多项举措。

    2024-06-24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诉讼管辖问题的规定官方解读

    一是完善海事诉讼管辖,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司法保障。随着立案登记制的全面实施,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明显上升,因地方法院立案庭对海事法院受案范围及海事诉讼特别程序缺乏充分的了解,裁定地方法院受理海事案件的情形时有发生。为保障海事案件得到公正及时的

    2024-05-26

  • 婚前买房离婚后增值部分应如何处理?

    立案登记制改革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的表示,改革后法院不再对起诉进行实质审查,而是对形式要件进行一般性核对,对符

    2024-04-24

  • 立案登记制的法律常识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表示,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后,法院不再对起诉进行实质审查,而是仅对起诉的形式要件进行一般性核对,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同时,要依法制裁冲击法庭、扰乱立案登记工作等违法行为,维护立案秩

    2024-03-08

  • 行政案件立案登记制解析

      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行政起诉,人民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当场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当

    2024-01-19

  • 书面决定法院是否需要立案?

    虽然立案登记制度已经确立,但并非所有案件法院均会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中就明确列出六种不予立案的法定情形;(五)赔偿请求人向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作出的赔偿、复议决

    2024-01-03

  • 离婚协议是否等同于离婚证?专业律师给出解答

      2015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立案登记制的改革。立案登记制是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除了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

    2023-12-06

  • 民事诉讼立案流程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第一条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

    2023-11-30

  • 借钱不还多少钱可以立案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不管多少金额,法院都会立案。我国实行的立案登记制,立案要符合起诉相关条件即可。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

    2023-09-14

  • 什么是立案登记制度

    立案登记制,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应该受理的案件,应当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子,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

    2023-08-23

  • 立案登记:不是所有案件都能登记立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15日公布了这一意见,意见将于5月1日起施行。  登记立案针对的是初始案件,也就是一审案件和最初提出申请的案件,包括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刑事自诉、强制

    2023-08-21

  • 离婚案件中没有财产分割的处理方法

      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行政起诉,人民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当场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当

    2023-08-16

1 2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