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人社局,就是过去的劳动局。第八十条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
2024-07-03
外包公司裁员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如果裁员人数超过20人或者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向
2024-07-03
工伤赔偿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治疗、委托代理、认定和鉴定、索赔以及提起诉讼赔偿等步骤。在申报伤残鉴定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保险赔偿。工伤职工在伤情相对稳定后,
2024-06-30
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月薪、奖金等,但不包括社会保险费、福利费等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与劳动密切相关。《劳动合同法》规定
2024-06-30
雇工合同纠纷找劳动仲裁部门投诉。发生雇佣合同纠纷,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
2024-06-27
每年的12月至来年3月间是续签劳动合同纠纷产生的高峰期。为此,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就此类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作了盘点,同时提醒用人单位,合同期满继续用工应及时签约。高先生为此咨询,如果公司终止经营,并与他们解除合同,他们能否主张未续签劳动合同
2024-06-25
工伤纠纷承诺书是有效的。行使变更权,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只要符合以上法律司法解释的情形,人民法院就应当予以支持当事人的变更请求。即使用人单位按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劳动者达成了协议,如果赔偿金额低于法定工伤待遇标准的,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赔偿
2024-06-25
劳动合同履行的最佳状态是“有效订立,到期终止”,但由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合同内容随经营需要和员工个人情况变化而产生变更往往在所难免,从现实情况看,调岗调薪已成为劳动争议高发地带,以下为,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
2024-06-20
本人xxx,学号xx,于201x年xx月不慎将三方协议丢失,协议书编号1090176,特此声明作废。现在由于就业协议书丢失,需要申请补办。本人保证在此之前未与任何用人单位发生用工协议、用工纠纷。如因补办新的三方协议而产生的任何问题,后果自负。
2024-06-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工伤问题产生纠纷的,工伤劳动者的配偶是可以为当事人申请工伤认定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
2024-06-16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首先,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协商解决纠纷。其次,劳动者可以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2024-06-14
《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其次,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自营或参与他人经营同类营业,并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时,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害商业秘密的诉讼。
2024-06-12
一般来讲,物业负责解决邻里纠纷。业费是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物业管理单位对居住小区内的房屋公共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等项目进行日常维护、修缮、整治及提供其他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物业费收费标准分为四级。物业管
2024-06-06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在主体资格、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主体的待遇、报酬的性质、用人单位的义务、适用的法律、受国家干预程度、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纠纷的处理方式以及劳动力
2024-06-06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方式。员工并不能以存在纠纷就不上班。上述情况均导致劳动关系终止,也是产生劳动纠纷的重要因素。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确立劳动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劳动合同纠纷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过程中,都
2024-06-05
工伤赔偿本身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工伤赔偿纠纷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应先认定工伤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是计算赔偿费用的依据。劳
2024-06-03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