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准许撤诉的,应当一并裁定撤销一审裁判。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4-03-28
《招标投标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了规范。该法的立法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该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招标投标
2024-03-23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物业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时,责任人应当及时维修养护,有关业主应当给予配合。如果责任人不履行维修养护义务,经业主大会同意,可以由物业服务企业维修养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
2024-03-20
司法调解一定要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不能强迫调解,不能违背当事人意志进行不平等的调解。除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案外人合法权益之外,法官不应干预,确保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司法调解自愿原则。
2024-03-13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
2024-03-09
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公证人员询私舞弊,保证公证人员秉公执法,《公证程序规则》第11条第2款特别规定:公证员、公证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代理当事人在本公证机构申办公证。因此,法律禁止公证人员作当事人的代理人在本公证处申办公证。
2024-03-08
依据我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加处滞纳金的决定后,如果依法与事人达成执行协议的,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第四十二条 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
2024-03-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税务身份认证系统如果不涉及到国家秘密的,但需要进行信息加密的,可以使用商用密码产品进行加密。使用商用密码产品,应当遵守国家法律,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商用密码产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024-03-03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2年7月6日,腾某因广西省**隆安危险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诉至法院。环境污染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有别于一般的侵权行为,如何合
2024-02-06
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规定制定的法律。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创设权方面可以创设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各种行政处罚;规定权方面
2024-02-02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达成和解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准许。 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行政复议调解书生效后一方反悔
2024-02-02
但即使人民法院关切公共利益,准许被告补充证据条款亦不得滥用。当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4条第2款的规定,当被诉的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在第三人提供证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准许被告就第三人提供的证据补充证据。行政机关据此申请补充证据,人民法院应当
2024-02-01
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规定制定的法律。第二十条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024-01-25
所谓串通投标行为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及货物、服务等招标采购过程中,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利益的行为;或者是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串通投
2024-01-25
(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
2024-01-11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行政处罚的实施,监督和保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五条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实行调查取证与决定处罚分开、决
2024-01-1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