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报警,做伤情和伤残等级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进行赔偿。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和医疗机构意见确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于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伤害他人,但由于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得不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救治或
2023-12-27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七、十八、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伤害案件时,应对人身损伤程度和作为证据的痕迹、物证、致伤工具等进行检验和鉴定。在受理伤害案件后,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并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
2023-12-10
警方安排,在有关伤残鉴定单位进行伤情鉴定。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应当对人身损伤程度和用作证据的痕迹、物证、致伤工具等进行检验、鉴定。第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2023-06-28
1、公安机关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的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2、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一般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现场具备勘验、检查条件的,应当及
2022-12-19
被害人不能够存在着医疗过错,发生了医疗过错,那么责任只能够由医疗机构来承担。对于医疗事故罪,有些人可能受《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影响,认为只有经医学会鉴定为医疗事故,才能追究行为人的医疗事故罪,这是错误认识。前者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者主要适用最
2022-10-28
第十九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和被害人当时的伤情及医院诊断证明,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对影响组织、器官功能或者伤情复杂,一时难以进行鉴定的,待伤
2022-09-23
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在伤情检查清楚后法医会出具或告知伤者,伤情以调查清楚,会发出鉴定。及特别情况,复议后伤者仍不认同,公安机关可以组织有关专家会商,会商结果为最终结果。
2022-07-20
2、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2022-05-10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九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和被害人当时的伤情及医院诊断证明,具备
2022-05-05
第十条 接到伤害案件报警后,接警部门应当根据案情,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第二十八条 被害人伤情构成轻伤、重伤或者死亡,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
2022-04-11
鉴定应在公安机关指定或认可的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委托后,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第一百四十八条 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第一百四十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
2022-03-22
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家暴赔偿项目有医疗费,住院期间伙食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具体数额以实际损失为准。
2022-03-02
单位作为一种组织机构,它本身并不具有感知事物的能力,单位不是刑事诉讼中规定的证人,所以是不能作证的。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刑事诉讼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
2022-01-05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办案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2020-05-25
xx年x月x日……我认为他的悔罪表现很好,认罪态度诚恳,而且已得到了应有的教训,我愿意原谅他。“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和被害人当时的伤情及医院诊断证明,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处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指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其处罚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对于逃逸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此外,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心理态度,本文认为应限于过失。
民间借贷纠纷中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以及非法放贷行为的定义和量刑情节。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是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特别是在内向不特定多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达到规定的次数。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放贷行为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的管理规定,包括总则、涉案财物的定义、处理原则、查封、扣押、冻结、立案和移送以及退还和赔偿等方面的内容。该规定的目的是规范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工作,提高司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