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哺乳期的女职工正常上班的出勤的,并不属于加班的情形,而用人单位还要安排女职工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四)正常生育或妊娠满28周以上终止妊娠的,享受98天的
2024-07-30
“试用期”是伴随着劳动法的出台而出现的。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合适的劳动者,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
2024-07-30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所谓“工作岗位”是指劳动者劳动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标准: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024-07-29
本文介绍了视同工伤和工伤的定义和范围。视同工伤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以及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的职工。而工
2024-07-26
我国尚未对"过劳死"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在工伤的认定中已经包括了一部分"过劳死"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可以认定为工伤。家属可以争取将劳
2024-07-25
可是由于怀孕初期生理反应较大,她感觉自己实在是力不从心,只好向单位请假。单位人事部门主管答复:总这么久假肯定是不行的,企业里一人一个岗,根本没有条件调换工作岗位,如果实在适应不了倒班制的工作,只能自己想办法……
2024-07-24
李某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外资公司工作,在单位的工作岗位一直是会计,劳动合同书上也是这么约定的,收入为2800元左右。但是,不久前单位销售科的一名职工离职了,于是单位提出,要将李某的岗位变更为销售员,报酬也变更为?李某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公司继续
2024-07-22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如果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可以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同时,工伤保险基金会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给受伤职工。对于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职工,他们可以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的工
2024-07-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退休人员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期间,其基本养老金暂停发放。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
2024-07-16
简易合同,即合同形式上为纸条、单页入职协议等,内容上仅约定了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等单一内容,并未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内容的要求进行全面的约定。劳动合同是全面明细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文件,形式上要求纸质合
2024-07-14
如果劳动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算工伤。该情形视同为工伤,单位或者劳动者一方可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
2024-07-11
如果劳动者因公司调换工作岗位不同意而被辞退,根据法律规定,公司需要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
2024-07-05
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
2024-07-04
员工在公司宿舍自己摔伤,是否算工伤,区别对待。如果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属于工伤;否则,不属于工伤。(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三
2024-07-02
根据《条例》,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可享受工伤待遇,包括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相关工伤津贴。如果工伤职工没有申请残疾退休手续,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需按伤残津
2024-06-30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但职工上班途中发病死亡,并未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不能认定为视同工伤。职工上班途中突发疾病死亡,应按因病死亡处理,由基本养
2024-06-2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