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中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外、主客观因素,还有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因素。(四)中国法律现状我国反倾销法起步较晚。所以,企业一定要积极应诉,迅速反应,否则就会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限制出口,并有可能退出国际市场。另外在选择“替
2020-05-25
中国作为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亚洲国家,各国的反倾销法旨在维护其国家利益,而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条例也主要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制定的。据统计,从1995-2003年3月,针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数量占了全球总数的14%以上,高居榜首。而目前中国
2020-05-25
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的过分干预造成了国外对我国企业认识的偏差,就形成了外国反倾销调查的根源。这就造成了外国屡屡实施反倾销调查。以欧*朗和GE照明为代表的2CHLI成为目前主张延续对中国节能灯反倾销的主导力量。主张取消对中国节能灯反倾销的一方阵营
2020-05-25
据报道,印度是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多年来,特别是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协议以来,印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的内容,结合国内的发展情况和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频频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对被认为构成倾销的进口商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保护
2020-05-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于1997年3月正式颁布,今年刚好是我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十周年。根据这一条例,我国于1997年12月对进口新闻纸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从此,作为国内各行业健康发展的保护堤,反倾销法功不可没。根据初裁结果,外经贸部决定,自2000年4
2020-05-25
提要反倾销是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在我国屡遭反倾销过程中,国外商品在我国的倾销行为也时常发生,扰乱了我国的贸易秩序,阻碍了我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给生产者造成巨大压力。本文将从倾销理论入手,针对外国商品对华倾销,思考我国的反
2020-05-25
从广义上讲,我国的反倾销立法肇始于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该法开创了对倾销到我国的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的立法先河。但是该法是我国调整对外贸易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其中只有第30条和32条就倾销和反倾销做出了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真正与国际惯例接轨
2020-05-25
不少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认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基本处于顺差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外有关竞争者利用反倾销法,频频指控我国出品商品倾销。那就是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在中低档产品上已经失去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怕他们为了保护这些为景气的企业,减少失业人数
2020-05-25
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包括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长期倾销。偶然性倾销一般是为了销售出口积压品等实行的倾销,一般不会招致反倾销诉讼;对于长期倾销除非有政府的补贴,否则不会存在。中国
2020-05-25
反倾销法意义上的损害是对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所造成的损害。因此,在认定同类产品之后,调查机关需进一步认定国内产业的范围。国内产业是否应包括所有的国内生产者?本文拟结合WTO《反倾销协定》、美国等WTO成员方的立法及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因此,第4
2020-05-25
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商品刚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各国各行其是,仍把反倾销作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这
2020-05-25
2002年,北美网络泡沫破灭后,全球光通信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萧条,光-纤需求一落千丈。中国市场虽然也受到影响,但在信息化建设热潮带动下,仍表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2004年6月16日,商务部发布初步裁定,认定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存在实质损害,同时认定倾销和
2020-05-25
与应对美国或欧盟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相比,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印度反倾销的法律框架及还显得比较陌生。下文将简要介绍印度反倾销法及其现状,并结合我们参与代理企业应诉的体会,探讨中国企业应诉印度反倾销调查的基本策略。在认定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有关进口产品存在倾销、给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