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传统传销的"网络版",借助互联网推销实物产品,而且传销的产品也不仅限于化妆品、药品等实物,还包括计算机软件、各种信息等,以此发展下线。一些传销组织打着“教育”的旗号,网站的表面是展示着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种教程,而实际上当会员购买时,可就不再讲什么
2025-01-04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2025-01-03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生产、销售假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假药而生产、销售,对不知道是假药而生产、销售的不构成该罪。何谓假药,是指依照我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根据《药品管理法》第
2025-01-0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包括参加人员在统筹期内在定点医院住院诊治所产生的符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不包括非区内定点医院门诊费用、未按规定就医、自购药品费
2024-12-31
1)发布商品的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证、药品生产合格证、药品商标注册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农药登记证;2)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广告发布证明;5)保健食品批准证书;6)广告发布稿样。4)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国务院卫生部门核发的批准文号;
2024-12-30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12-28
在一些炒作药品的招商网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由明星代言的广告。不管是擅长演艺的影视明星,还是靠口嘴皮子吃饭的相声演员,能说会道那可是基本功。不是药品却宣传有治疗效果,显然,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虚假广告。看来,明星只是做做主持,介绍介绍产品,这种广告的信
2024-12-27
受让人必须是符合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的人,即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以及符合《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的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转让人用药品或烟草制品商标的受让人应当依照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的规定,附送卫生行政部门发
2024-12-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是不能以放钱物来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而防暑降温饮料也不得充抵高温津贴的。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2024-12-2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食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日期为许可决定作出的日期,有效期为5年,食品经营许可证分为正本、副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印制、发放等管理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键康证
2024-12-25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的监测显示,我国药品广告的发展趋势迅猛,已经超过食品、房地产行业,成为各类媒体的最大广告来源,其中就有大量的虚假广告。这些虚假广告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导致我国每年因为虚假药品广告误导而吃错药的人大量存在。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广告法》
2024-12-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经营的情形包括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或者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劣药且情节严重的等。
2024-12-23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吸毒者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
2024-12-22
生产假药罪是指生产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犯罪行为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
2024-12-22
在现行药品管理制度下,药品标准是开放性的,任何具备药品生产资质的主体均可以申请使用已经颁布的药品标准仿制相同药品,且只能使用原药品标准中确定的药品通用名称。目前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
2024-12-21
食品卫生投诉是有用的。根据国家食药监局的规定,各地都应该开通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接到投诉后会有专门机构进行受理和调查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吊销卫生许可证、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消费者在投诉时应该注意及时反映问题,提供相关证据,并
2024-12-20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