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2024-05-05
按照我国刑法第397条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实施的《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行为人
2024-04-25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2024-04-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是没有冒充枪支弹药罪的,如果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可见,将丢失枪支不报罪认定为故意犯罪并不违反刑法关于认定罪过的基本规则。因此,将“
2024-04-12
所谓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其合法职权从事公务活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乡、镇、县、市、旗、地、市、盟、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如果是在目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暴力、威
2024-04-01
试用期内的公务员辞职手续如下:根据相关法规,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期间由招录机关对其进行考察和培训。试用期满合格的将被任职,不合格的将取消录用。中央机关取消录
2024-03-22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法律专业的硕士生刘某在找工作过程中的经历。刘某从去年秋天开始就将目标锁定为北上广深的公务员,出于自己的理想和家国情怀。然而,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
2024-03-15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024-03-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若
2024-02-27
公积员离婚需要什么手续费要依据离婚的类型而定,如果是协议离婚的,需要交纳工本费,如果是诉讼离婚的,要交纳诉讼费用。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或者补领结婚证、离婚证应当交纳工本费。工本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并公布。第
2024-02-19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私自挪用、藏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
2024-02-17
面部烫伤的鉴定标准跟其他伤残的鉴定标准一样,都分为十个等级,等级越高受害者可以得到的补偿金也就越多,但也意味着伤者的受伤程度越深,因此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面部伤残鉴定标准可以参考毁容等级来鉴定的,内容如下:
2024-02-15
私藏枪支罪的判刑标准:行为人违反法律法规私藏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
2024-02-13
公务员考核规定的内容包括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程序、考核结果的使用、相关事宜,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第一条 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公务员考核工作,促进勤政廉
2024-02-03
回避制度是一种人事管理制度,用于限制特定主体在任职和公务活动中的行为。在刑事领域,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公正处理而设立的一种制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刑事回避制度可
2024-01-28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立法上没有规定数额、情节的
2024-01-20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