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正式租房协议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承租人和出租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关注优先购买权、出售通知义务等问题,并规定违约条款以避免纠纷。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应注意双方当事人的情况、住房具体情况、住房用途、租赁期限、房租及支付方式和住房修缮责任等。
2025-06-13
租赁合同中的共同居住人的定义及相关变更承租人的规定。共同居住人指的是在公有居住房屋中实际居住且满足一定条件的人。当承租人出现变更或死亡时,对于共同居住人的变更和承租人的确定,出租人需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条件进行协商或书面确定。
2025-06-12
房屋分租的合法性。根据《合同法》和《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否则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此外,出租住房应以原设计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违反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因此,房屋分租是否合法取决于是否获得房东
2025-06-08
租住房租墙皮脱落的处理方法,根据合同法,出租人有维修义务,如未履行,承租人有权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同时,房屋租赁时需注意核实承租人身份及经济能力,预留抵押金,仔细检查预留设施和签署合同的细节条款。
2025-06-08
公租房的收回情况和相关规定。当承租人出现擅自转租、转让、拖欠房租、闲置住宅用房、从事非法活动、故意损坏房屋等行为时,出租人有权终止租赁合同并收回房屋。公租房是政府为解决住房困难群体提供的保障房产,符合条件的人群可以申请公租房。
2025-06-02
租房未到期不想租了是否能退钱的问题。具体能否退款需依据租赁合同条款,若合同中有明确违约金条款和提前退租解决方案应按要求履行。除此之外,还需与房东协商,并可能赔偿损失。另外,还讨论了住房贷款和租房扣除的利弊以及出租房屋办理营业执照的注意事项。
2025-04-25
《条例》施行后,换房未办理产权转移手续的,发生纠纷后,一般应认定换房无效。如果是公民之间自愿协商互换私房承租权或公房使用权的,换房后经办理住房使用权交换手续,原租赁合同终止,出租人已与新的承租人建立了新的租赁合同,一方反悔的,不予支持。此外,对因换房
2025-02-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第一条甲方将自有的坐落在XXXXXX房屋,带全套家具家电出租给乙方作住房使用。租赁期一年,甲方从2016年8月31日起将出租房屋交付乙方使用,至2016年8月30日止。
2024-12-15
租赁合同的提前解除是否构成违约取决于具体情况。对于房屋出租人来说,可以在合同到期后收回房屋,或者在家庭人口增多、住房困难、承租人有其他住房、承租人故意或过失损坏房屋等情况下解除合同。对于承租人来说,如果出租人未按时交付房屋、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房屋存
2024-12-07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8]24号《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房屋租金收入的认定是房屋租赁税费计征的核心问题。房屋租金收入的认定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合同
2024-10-08
租房过程中,交纳定金的承租人如果不再承租住房,则定金不退;而出租人不再出租住房的话,需要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可以退还,也可以算作房租的一部分。在交定金时,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定金的性质,并要求收条上写明退还时间。交定金时最好有朋友陪同,以多方面考虑决定。同
2024-10-02
房屋租赁需要向房产局登记备案手续。根据2010年12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订立后三十日内,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第十五条,
2024-08-22
合同中应写明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姓名及住址等个人情况。在确实需要对住房进行变动时,要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协议。
2024-08-20
房屋租赁发票是专门针对房屋出租收入而设计开具的发票。房屋租赁发票是去房产所在地的地方税务局提出开具申请、办理开具手续,由地税局代为开具。需要提供的资料有:双方租赁合同、业主房产证、业主身份证、经办人身份证的复印件各一份。比如个人住房租赁,各地的总税率
2024-08-14
房屋租赁合同中双方约定确定违约金数额的按约定计算;双方未约定明确违约金数额的,按照违约赔偿损失计算。如果承租人由于工作等的变动需要与他人互换住房,应该事先征得出租人同意,换房后,原租赁合同终止,出租人和新的承租人签订新的租赁合同。
2024-07-1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