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又称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与他人实施处分其财产或权利的行为危害债权的实现时,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撤销权是基于债权的一种固有的法定权能。而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并没有扩及到第三人,其目的也是为了消除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的瑕疵。
2024-08-09
债务人与第三人进行有偿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有恶意。在债务人实施无偿行为,即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的情况下,由于第三人没有支付对价,因此可以推定债务人实施该行为是为了减少其责任财产,主观上具有损害债权的意图。除非债务人能够举证证明自己的这一行为并未
2024-08-04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可请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因此撤销权兼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与中的撤销权不同,保全撤销权是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已经生效的法律关系。此种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其效力扩及到
2024-07-27
公司股东股权转让一般不可撤销,但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9条,如果第三人实施了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并且对方知道或应当知
2024-07-27
原告(第三人):×××,男/女,××××年××月××日出生,×族,住××省××市××区××路××号。我国已经出台各种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对破产撤销权专门建立了新的法律制度,可见我国对破产撤销权的重视。为破产撤销权设制法律制度,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平清偿,
2024-07-12
合同保全有撤销权。撤销权,是指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行为,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行为的权利。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与中的撤销权不同,保全撤销权是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已经生效的法律关系。自债
2024-07-11
所谓合同的保全,是指合同之债的债权人依据法律规定,在债务人不正当处分其权利和财产,危及其债权的实现时,可以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行为行使撤销权或者代位权的债权保障方法。第七十四条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
2024-07-0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赠与合同依法成立的,即使未办理产权登记也是有效的,但需要办理产权登记而未办理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合同,也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024-06-16
第一是适用于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时候;第二是适用于当事人有权反悔的情形;第三是适用于否定债务人与第三人法律关系的情形。撤销权行使后,被撤销的法律关系自始消灭;解除权行使后,合同效力原则上自始消灭,但也可以自解除之日起消灭。撤销权为法定,解除权分为法定和意定
2024-06-14
发包人在未依约支付工程款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财产无偿或以明显低价处分给第三人时,承包人可以对其行使撤销权。②发包人实施了不当处分财产的行为,即发包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且该行为已发生法律效力。③发包人不当处分财产的行
2024-05-29
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撤销之诉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出,并应当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证据材料:。第二百九十四条人民法院对第三人撤销之诉案
2024-05-27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关系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都是为权益受到侵害的案外第三人提供救济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制度。而随着虚假诉讼侵害第三人的情形愈演愈烈,仅靠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已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难题,因此法律增设了第三人
2024-05-22
债务人的同意并不是这种转让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债权转让一般是具有原因的,即转让方与受让方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或其他关系。代位权及撤销权的行使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债务人实施损害其债权行为时,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主动向第三人行使原债务人的债权或撤销权。
2024-05-03
关于善意第三人撤销权。《合同法》第47条第2款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与限制行为能力人为法律行为之善意第三人行为是可不完全决定行为,非可撤销行为。
2024-05-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房屋租赁合同存在重大误解、胁迫、欺诈、显失公平等情况时,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撤销后,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然而,当事人在合同成立后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失。此规定保护了受第三人欺
2024-04-24
因欺诈撤销合同不困难,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视为无效合同。(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24-04-2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